
精選文章
- 文章分類: 精選文章
【喪禮習俗解析】長孫喪禮要做什麼?喪禮習俗有哪些?
目錄
長孫喪禮要做什麼?
從傳統習俗看來,長孫是家族的繼承人,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那家中長輩不幸過世時,長孫喪禮要做什麼?今天就請民俗專家來告訴您,長孫要注意什麼喪禮習俗呢?
長孫喪禮要做什麼?通常捧骨灰罈會由長子或長孫來捧,如果家中長子捧骨灰罈,那長孫就會捧斗,如果二兒子或是女兒想要捧斗,長孫就可以拿遺照,總而言之,長孫必須協助長輩拿重要的東西,協助喪禮儀式順利進行。
什麼是「長孫」?什麼是「大孫」?
長孫就是家中長子的兒子,長子繼承家業、長孫傳宗接代,所以長孫在家族地位中非常重要。而大孫是家族中,所有孫子中年紀最大的,不一定是長子的孩子,而是孫輩中最年長的,因此,大孫有時候會比長孫更受到長輩的重視,因為閩南人注重長幼有序。
喪禮習俗有哪些?
喪禮是人生最後的重要禮儀,傳統上有許多深具意義的習俗與流程,用以表達對亡者的追思、敬意與哀悼。以下是常見的喪禮習俗分類與簡要說明,適用於台灣地區,亦可根據宗教、家族背景略作調整。
【常見喪禮習俗與流程】
1. 臨終關懷與末期儀式
遮神鏡:避免亡者靈魂留戀人間
乞水儀式:為亡者濕潤口唇,象徵「最後解渴」
沐浴更衣:為亡者淨身、穿壽衣(現代稱「大體淨身SPA」)
2. 設靈與入殮
設靈堂/安靈位:設置神主牌、遺照、香案
捧斗安靈:由長子或長孫將神主牌放入米斗,象徵衣食無缺
入殮儀式:封棺之前,由親屬瞻仰遺容、道別
3. 守靈與出殯前
守夜/守靈:子女守靈以表孝心,期間不可喧嘩
開引路燈:象徵為亡者照路,引其走向安息之所
捧遺照/捧斗/捧骨灰罈:由指定家屬擔任,代表敬意與責任
4. 出殯與送行
孝眷排列順序:子孫著孝服依輩分排列行進
行三鞠躬禮/獻花/禱告或誦經:視宗教而定
焚燒紙紮用品:如紙屋、紙車,象徵給往生者使用
不說再見、不回頭:避免牽掛,讓亡者安心離去
5. 火化與進塔/下葬
火化後收骨:由家屬確認遺骨並裝入骨灰罈
進塔儀式:選吉日將骨灰罈安置於納骨塔
捧骨灰罈:由長子或親屬負責,象徵最後陪伴
祭拜與禮敬:上香、獻果、誦經、禱告
6. 後續追思祭儀
頭七、七七、百日、對年:不同日子有不同儀式與供品
清明節、中元節祭祖:掃墓、祭拜、訂花籃花束
設置祖先牌位:家中或廟宇安奉祖靈,供後代祭祀
喪禮習俗融合了孝道、宗教與民間信仰,不僅是送別親人的儀式,更是對生命的尊重與對祖先的敬奉。不同宗教(佛教、道教、基督教等)會有各自流程,但核心精神始終如一:慎終追遠、孝道為先。
為什麼孕婦不宜參加喪禮流程?
孕婦的磁場比較虛弱,身體也比較疲憊,如果全程參與喪禮流程,會造成身心靈的壓力,就不宜參加,可以等到告別是再出席即可。有些媳婦會被長輩要求協助喪禮事宜,但如果媳婦懷有身孕,為了肚子裡的寶寶,就不宜全程參加,以免擾亂磁場導致身體不適,但假如孕婦本身狀況良好,可以視形況決定。
骨灰罈可以自己買嗎?
很多人會好奇:「骨灰罈可以自己買嗎?」答案是可以。現在有越來越多人會在生前就為自己挑選一款喜歡的骨灰罈,不僅能掌握自己的最後選擇,也能減輕家屬日後的負擔,不必在喪事期間煩惱該選哪一款罈子才合適。
如果您有這樣的想法,完全可以親自到骨灰罈專賣店參觀、選購,選定後帶回家妥善保管,並告知家人日後的安排。這樣不僅能讓後事處理更順利,也更符合自己想要的風格與儀式規劃。
至於是否會觸犯禁忌?其實完全不用擔心。隨著觀念改變,現代人對喪禮的規劃越來越多元化,從溫馨簡約到夜店風、創意風格都有人安排,骨灰罈也早已不再只是家屬代辦,而是可以由本人主動選購的一部分。因此,如果您想提前準備,自己買骨灰罈絕對是可以也非常合理的選擇。
骨灰罈製作時間要多久?
骨灰罈的製作時間大約會落在一到三週左右,實際天數會依照您選的材質和工藝難度而有所不同。像是從挑選原石、切割打磨、到後續刻字、貼金、拋光等細節,都需要一些時間來處理。如果真的有急用,也不用擔心,跟「弘曜骨灰罈」講一下,他們通常會幫忙加快處理速度,盡量在您需要的時間內完成。
骨灰罈推薦哪一間公司?


